土工膜是一种柔性薄膜材料,具有抗渗性好、变形适应性强、施工速度快、造价低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土石坝、路堤、围堰、渠道等各类抗渗工程中。土石坝土工膜的防渗结构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设置在坝面上作为防渗面板,另一种嵌在坝体中部作为防渗心墙。对于坝体表面的防渗土工膜,存在几种可能的稳定性问题:土工膜以及土工膜后大坝的稳定性、沿垫面土工膜和沿土工膜表面保护层。由于土工膜是柔性材料,在坝面设置土工膜不会增加坝体边坡的稳定性。后两种稳定性与土工膜保护层和垫层的性质及储集层的运行条件密切相关。
土工膜似乎不透水,但在一定的压力和实际工作条件下,可能会有渗透和/或渗漏。分析了不同拉伸状态下土工膜的微观结构,发现土工膜表面存在微米级的细小颗粒,颗粒之间形成了潜在的超微“孔”。在一定的水压下,直径约为4×10-4 m的水分子可以在土工膜聚合物大分子链、结晶区和非晶区中扩散、渗透和通过超微“孔”,形成微量的可渗透水。当土工膜承受更多的水压时,力就会扩展土工膜中超微孔隙区域的发育,水压逐渐打开一些潜在的微孔隙通道,增加渗透性。膜后坝体孔隙水压力可测得,说明土工膜具有渗透性和渗流性。
土工膜在产品质量、设计、施工、运行等环节中,可能产生各种宏观缺陷,导致缺陷的渗漏。除了缺陷的形状、数量和大小外,缺陷的泄漏也与土工膜底层的特性密切相关。渗流增加了坝体的渗流,明显抬高了土工膜缺陷附近坝体的渗流线。此时,如果不能及时排出渗透水和渗漏水,特别是在水库水位下降等特殊工况下,就会发生土工膜顶升现象,从而导致坝面土工膜局部防滑稳定。